价格战趋缓 银行理财经历“非典型”季末

www.yingfu001.com 2014-04-02 04:00 赢富财经我要评论

  由于部分银行改变了对存款的考核方式,加之近期市场资金面较为宽裕,3月末银行理财市场的季末效应并没有此前大众想象中那么明显。而这也似乎在向投资人传递一个信号:基于基础资产价值定价的银行理财产品 ,未来其收益率变化将与市场资金价格波动的联系更为紧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到季度末,虽然市场上如期出现了高收益理财产品的身影,但让部分投资人心心念念的季末效应却并不明显。

  上证报记者近日采访多位市场人士后发现,由于部分银行改变了对存款的考核方式,加之近期市场资金面较为宽裕,今年3月末银行理财市场的季末效应并没有此前大众想象中明显。而这也似乎在向投资人传递一个信号:基于基础资产价值定价的银行理财产品,未来其收益率变化将与市场资金价格的波动联系更为紧密;而银行理财的季末高收益现象将可能逐渐淡出市场。

  季末效应不明显

  3月末,打开各大银行的网站、或者进入它们的营业网点,各类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广告仍扑面而来。“网银客户专享”、“高净值客户特供”等字眼背后,年化收益率超过6%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仍为数不少。

  然而在这看似热闹红火的销售背后,不少业内人士却指出今年第一季度的季末与以往颇有些不同。“3月末虽然预期收益率过6%的产品不少,但和往年相比,银行今年的揽储力度并不大。”某国有大行资产管理部人士表示。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以往银行在季末时点,通常要把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拉高0.5个百分点,但在今年3月末,大部分银行仅仅把收益率往上抬了0.2—0.3个百分点。”

  而另一位股份制银行的产品研发部门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一季度的季末效应确实不明显,3月末我们发行的部分产品的收益率还有所下降。”

  普益财富的统计结果也显示,今年2月的最后一周,各家商业银行共发行人民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产品251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38%;而在3月15日—3月21日这一周,各商业银行发行的人民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产品为209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仅为5.30%。这与此前在每个季度末的最后一个月,银行从中旬就开打“理财产品价格战”的情况大相径庭。

  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的银行中,仍以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为主力。工、农、中、建、交等国有大行则颇为“淡定”。记者根据财汇资讯的统计发现,3月最后一周在售的690款银行理财产品中,预期收益率超过6%的114款产品皆为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发行。而在大行发行的收益率较高的产品中,工行发行的2014年第22期“工银财富”专属资产组合投资型人民币理财产品(ZQDZ4107),预期收益率为5.9%,且仅面对高净值客户发售,投资门槛则是100万元人民币。

  多重因素造成银行改变揽储行为

  缘何部分银行在这样关键的时间节点放弃了高收益理财产品这一“揽储利器”?业内人士的分析指出,一些银行改变了存款考核方式,是造成季末效应不够明显的原因之一。

  “今年以来,一些大银行已经对存款提出了日均考核的概念;这意味着我们不仅仅在月末、季末等节点需要拉存款,而是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时刻拉存款“。”某国有商业银行理财师告诉记者。

  而前述国有大行资产管理部人士则分析道:“原来”冲时点“拉存款的方式,其实成本很高,所以一些银行开始改变这种用高成本换存款规模的方式。”

  此外,近期较为宽松的资金面也促使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无法走高。以银行间市场的隔夜Shibor利率为例,3月20日至3月27日,其水平一直在相对低位徘徊。除了3月20日那天为3.0110%外,隔夜shibor利率一直处在2.5000%—2.6580%这一区间。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直与各类基础资产的价格紧密相关,shibor利率则能很直观地反映这一价格的变化趋势。近期由于资金面并不是那么紧张,所以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上涨很难做到。”某股份制银行产品研发处人士表示。

  不仅如此,互联网金融产品近期收益率的下降,也为银行理财产品找到了不必急于做高收益率的理由。3月27日,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为5.47%,微信理财通对应的华夏财富宝 7日年化收益率5.44%,之前收益率一直保持在6%以上的百度百赚的7天年化收益率为5.95%,跌入了“5时代”。

  而在此前,根据央行的措辞,市场人士预计今年央行会利用一些流动性管理工具在特殊时间节点改善市场的预期,熨平资金面的利率波动,避免出现去年出现的“钱荒”。

  不过,业内人士分析表示,尽管不甚明显,但季末仍不排除资金面趋紧的可能。3月31日,银行间市场的隔夜Shibor利率上冲至2.8000%,比前一个交易日上涨5个BP;而隔夜的质押式回购利率也上涨26个BP至3.00%,14天质押式回购利率更是上涨138个BP至5.88%。因此分析人士认为,受此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仍有可能在季末节点小幅上涨。但是即便流动性将趋紧,却不会出现过度紧张局面,类似去年6月、12月的资金价格异常冲高的情形,未来的季末或不会再现。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虞凌云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2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360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