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理财产品信披不透明 收益率偏低成鸡肋

www.yingfu001.com 2014-04-29 18:06 赢富财经我要评论

  随着普通的人民币货基与债券市场类理财产品大行其道,结构性理财产品正陷入“投资者不爱、机构不愿设计发行” 的“鸡肋”境地。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收益率偏低、投资风险和机会成本偏高等因素,是导致结构性理财产品发行量增速趋缓的原因。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尴尬境地,也折射出眼下银行理财产品同质化的现状。

  发行趋缓信披不透明

  统计数据显示,在银行理财产品总发行数量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占比较小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增长速度明显缓慢。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2014年一季度,共有20家商业银行发行528款结构性理财产品,同比增幅仅9%,环比下降1%,占一季度理财产品发行量的4.2%。

  不仅如此,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到期信息披露率远低于非结构性理财产品,以今年第一季度到期理财产品的披露率来看,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到期收益披露率为72%,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到期收益披露率仅为35%,这也意味着65%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投资者和公众是无法知晓的。

  此外,银率网统计的数据还显示,2014年一季度,在披露了实际收益率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中,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产品占比为83.92%,这也说明了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并没有达到预期。

  “事实上,导致结构性理财产品发行量始终无法获得突破,甚至日渐艰难的原因,就是其投资收益与风险不成正比。”某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告诉记者。该分析师表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结构性产品由于投资者趋于保守的投资风格,大部分都设计成了保本型产品。

  “但是这样的弊端就是,为了保本,所谓的结构在整个产品中所占的比例很小,甚至有些银行仅仅是给产品冠以”结构“之名;其实现的最终收益率,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对货币资产的投资。”因此,这些结构性产品无论是其预期收益率或者是最终收益率,都只能处在一个较低的收益范围内,这也导致了投资者对其兴趣日渐寡淡,反过来影响其发行量。

  收益优势不再

  记者通过对当前正在市场上发行的一部分结构性理财产品进行观察后发现,目前发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确实毫无优势可言。销售期为4月28日至5月15日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目前共有152款,其平均的预期收益率为5.26%,而银率网发布的统计显示,上周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非结构性)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33%,与人们传统印象中“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率更高”的概念不符。

  此外,银率网的统计也显示,今年一季度,与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实际收益率相比,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实际收益率较低。2014年一季度,到期的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实际收益率为4.82%,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实际收益为5.15%。

  至于仍有投资结构性理财产品意愿的投资者,上述分析师给出了相关建议:“目前市场上发行的结构性产品中,挂钩汇率、利率的产品,由于挂钩标的的限制,要实现较高的收益不太现实,但其实际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相差不会太大;而挂钩股票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虽然预期收益率很高,但却经常由于触发条件要求太高,最终实现最高收益率也很难;倒是挂钩大宗商品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银率网分析师也指出,结构性理财产品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概率应低于五成。若本着稳健的原则,投资者在进行相关投资前,仍应保持审慎的态度。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虞凌云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2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360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