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蕾:写垃圾 写生死

www.yingfu001.com 2014-03-24 06:09 赢富财经网我要评论

  摘要:她第一次思考:“为什么香港会产生这么多的垃圾?”她开始在本职工作外,到公司旁边的垃圾堆填区采访。2006年,她采访了全港七个使用中和已关闭的堆填区,发现香港接近四成的垃圾来自于厨余。“怎么回事?非洲数以千万人在饥荒中垂死挣扎,香港每一天却有无数粮食被丢掉?”

陈晓蕾:写垃圾 写生死

2013年11月23日,香港街头。

陈晓蕾:写垃圾 写生死

陈晓蕾

  由《剩食》、《低碳生活》系列丛书,写到《死在香港》以及即将推出的《剩食2》、《怕老》,香港记者陈晓蕾一直在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议题。她入住乡郊,关注冷门社会议题、投身农耕、永续设计等,出书十几本,几乎本本畅销。第一本调查报道专著《剩食》取得2012年香港书奖、台湾开卷好书2011年十大最佳中文创作奖。

  香港媒体把她形容为“怪兽记者”,她入行超过二十年,却没有一点职业倦怠,只是惊呼还有那么多社会议题要关注,忙不过来。在香港这个新闻以娱乐化形象著称的地方,她独以一种自己的方式“野蛮生长”,以另一种眼光来揭示香港社会问题,也找到了符合大众口味的表达方式。

  翻看香港角落

  2004年,陈晓蕾到香港《壹周刊》做旅游记者,壹周刊的办公地点在将军澳,她上班第一天,还赞美公司对面的公园绿草如茵,同事却眼睛鼻子皱成一团:“那底下是垃圾堆!”她当旅游记者不用天天回公司,可能一个月回个一两次,有时忽然发现对面就堆了一座山。天气热的时候,一辆辆垃圾车从公司门口经过,臭味令人作呕。

  于是她第一次思考:“为什么香港会产生这么多的垃圾?”她开始在本职工作外,到公司旁边的垃圾堆填区采访。2006年,她采访了全港七个使用中和已关闭的堆填区,发现香港接近四成的垃圾来自于厨余。“怎么回事?非洲数以千万人在饥荒中垂死挣扎,香港每一天却有无数粮食被丢掉?”

  2006年,她回到明报周刊写专题报道,因为明报可以供她发表一万多字的专题。一个月只需要写一个专题,想写什么都可以。后来她慢慢就觉得一个月一个专题远远不够写。她在一年多内,拆开了过百袋家居垃圾,师弟拍摄众多饭店厨余,采访了大量食物业前线的工作人员、商界机构、环保团体或学者,一个月就做了七个堆填区的报道,一共写出了超过八万五千字的调查稿。

  她指出:“香港的厨余问题不只是人们不懂珍惜、食客眼阔肚窄,而是因为整个商业运作都不介意生产过剩。”她把所有调查报道结集成书《剩食》,掀起了香港环保界的一轮“救食运动”。

  这是她的第一本调查报道的书。

  一旦关注了食物回收领域,她就停不下来,又很想写《剩食2》。但同时,她做剩食的起因是很想关注香港的整个垃圾产业,剩食只能算是其中的一环。关于垃圾的书她连题目都想好了,《香港无垃圾》系列报道,剩食是第一篇,之外还打算写时装,因为香港人买很多的衣服,没人知道过季了之后都怎么处理。

  从关注环保开始,她又特别关注香港的水资源问题。

  香港一开始是一个渔村,但现在是一个海鲜港,大家来香港也都是吃海鲜。她观察的角度是“从鱼去看香港”。不仅是谈环保,还谈到香港的符号认同。从一个渔港到海鲜港,从只有农业到以服务业著称,可以看到整个香港的变化。为此,她已经去了两次香港供水源头东江源考察,调查了很多郊野公园,为什么香港有九成的土地要做郊野公园,因为不光光是一个水塘就可以储水的,一定旁边更多的土地要是森林树林的状态才可储水。

  “可是,每采访一件事情就写不完了,很痛苦。”

  由于《剩食》的热销,有关注养老的公益机构“护卫天使”找到她,请她帮忙写香港的死亡问题,这又是她十分感兴趣的话题,于是她放下手头正在做的调查,花了一年多的时间采访了很多失去亲人的悲伤者。

  她设想如果一个人失去家里人后,会面对什么。所以就从香港的殡葬业开始写,然后就采访亲属难过的心情,在采访中她再设想:“如果这个事情可以回过去,在这个人还没有死的时候,有哪些地方我们可以做得好一点吗?”

  可是,当她真的进入调查,就发现《死在香港》这个题材很大,香港人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日本,她想象着如果自己不能美好退休,如果万一中风在家里面没有人理……香港人工作这么辛苦,还活得那么老,医疗能不能跟得上?于是她把原计划要做的一本书写成了三本。资助她的机构一看这架势不对,就跟她谈:“够了够了,先做两本出来吧。”所以她在今年推出了新书《死在香港》,分成上下两册《见棺材》和《掉眼泪》,分别从殡葬业和人情两方面探讨死亡的问题。

  可是她停不下来,下一本书的名字又已经想好,叫《怕老》。

  《怕老》、《剩食2》、《水》,她已经做好了未来至少六年的工作计划。

  记者的自我经营

  有时候,一个偶然就决定了人的一生,放在陈晓蕾身上,再合适不过。1993年,香港理工大学英语系毕业的陈晓蕾鬼使神差地找到一份电脑杂志编辑的工作。那本电脑杂志只有两个人,所以她要做采访、编辑、翻译稿件,然后排版。她只做了三个月就知道她最喜欢的是采访。

  可是喜欢的事情要怎么持续下去,变成一项事业?这是很多人会面临的问题。陈晓蕾打了个比喻:“为什么一个人到四五十岁还喜欢画画,十几岁谁不会画画,可是到五十岁还可以画画维持生计一定是很喜欢。为什么一个人五十岁还可以画画,当然有两个很重要的条件,一是画还能卖,二是他很幸运。但老实说,运气不可能跟你一辈子,命很好跟市场反应、跟个人的能力和激情有关系,很多事情还是需要自己去经营下去。”

  她喜欢关注冷门的社会议题,在香港这个娱乐新闻遍地开花的地方,她花了二十年挖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土壤。

  她对自己的构想就是“我要当记者,当一辈子的记者,所有可以让我可以当记者的事情都可以去做。”她很早就看透了香港的报馆不是一个可以当一辈子记者的地方,但记者毫无疑问是可以当一辈子的一个职业,但这一块需要经营。

  第一个专栏是她自己打电话去要来的。当时她正在研究种菜的问题,就打电话给《饮食男女》,一本专门介绍哪里有好吃好玩的地方的娱乐杂志,她说你反正那么多东西都写吃的,我帮你去找这些菜是怎么种出来的如何。对方就觉得挺好,别人都写吃的,很少有人写这些菜是怎么来的,先试三个月,结果一试就写了三年。

  做了一年后,《饮食男女》发现她写的领域很受欢迎,于是请了两个全职记者,开始写绿色生活,每期就写四页,写这个题目。于是她就转而去写人物访谈,她会去写这个人为什么会绝食,另一个人为什么会吃这样的东西,从食物写到人物,把这块专栏转了写人物访问,效果也很好。后来,变成报社都帮她约人采访,有很多大牌的明星,平时不接受娱乐记者采访,但会愿意跟她聊聊吃饭的心得。后来,她把专栏结集出了书:《好味》。

  作为专栏记者的陈晓蕾开始赢得自己的读者,之后有出版社主动找到她,问你能不能帮忙写一本人物传记,就是那位在香港家喻户晓的很会做饭的方太。尽管不是非常感兴趣,她还是接了下来。于是就有了她的第一本书《生命里的家常便饭》,也登上了畅销书排行榜。

  作为传记作者的陈晓蕾又转型成功了一次,接到不少要求写传记的邀请,但是,她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把邀请全推了。因为写人物传记,虽然能赚很多钱,但不是她职业生涯所要追寻的。她只是通过写一本好看的传记,赢得读者和市场。忽然间,香港政府就找上门,邀请她去写四本环保的书,《一家人好天气》、《听大叔唱歌》、《低碳有前途》、《6 issue》,是一系列的低碳生活报道,但写给四种不同的人看。

  成功地把自己“转型”成作家型记者后,她知道,自己有条件去跟出版社谈自己的写作计划了,《剩食》是她自己谈下来的第一本书。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虞凌云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2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360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