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捕捉“能源革新”投资机遇

www.yingfu001.com 2021-09-18 06:02 中国证券报我要评论

  □本报记者 李岚君

  2004年从复旦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邹慧便开启了自己的研究工作生涯,从最初的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研究到后来的宏观策略研究,视角从产业中游不断向上游及下游拓展。在2018年来到兴业基金之前,邹慧的工作履历全部都是在券商,踏踏实实做研究的他,因而具备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视野和全产业链的研究思维,这为他向基金经理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他的投资框架筑牢了扎实的“篱笆”。“16年磨一剑”,厚积薄发的邹慧现已进入全新的职业阶段。

  展望未来,邹慧坚信资本市场长期向好趋势不变,表示对A股当前的短期波动无需过度担忧。他认为投资就是一场人生的修行,而信任则是资管行业的立命之本,未来他希望不断提升自己的修行来获得更多客户的信任,积极寻找价值观匹配的优秀公司一同成长。

  价值发现者 深耕研究十六载

  从研究员转型进阶到基金经理是公募基金中投研人员晋升的常规路径。不过在这过程中,新晋基金经理必然会面临工作思路的切换、投研理念的更新、工作流程的转变和工作节奏的调整等诸多问题,往往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或长或短,而这也会直观地反映在管理产品的投资业绩上。

  邹慧在兴业基金就是这样一位转型者,不过从他首只产品兴业研究精选混合在震荡市中的净值表现来看,他的角色转换非常顺利与平稳。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8月6日,兴业研究精选混合自去年11月25日成立以来的净值增长率已高达48.97%,整体表现在全市场同期成立的同类产品中较为突出,今年以来也已取得35.26%的收益率,超越同期沪深300指数40.82%。

  古语有云,“致广大而尽精微”。邹慧介绍说,因为长期深耕研究,他习惯于自上而下的宏观视野决定配置方向,自下而上的深度挖掘挑选优质个股,而在精选上市公司的过程中,他着一般眼于3-5年的长周期,思考模式遵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并通过财务指标分析、量化模型推演、跨领域研究、产业上下游访谈评估等方式做进一步筛选。

  对于“价值”的定义,邹慧的理解也非常独到,并不局限于一种投资风格,而是以深度研究、紧密跟踪、实地调研、假设求证去挖掘景气赛道和其上下游产业链机会,以及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长空间和估值性价比。而这些真正能够为投资组合贡献超额收益的行业与个股,才是邹慧眼中的“价值”。

  转型颇为顺利的邹慧也会感慨,“市场最大的不变就是变化本身”。而他总结道,“逆向”与“选股”是做好投资的两大法宝,“投资都是反人性的,‘逆向’思维往往可以尽量规避拥挤的赛道,而‘选股’则意味着尽量带着挑剔的眼光去挑选公司,以保证组合中持股公司的质量。”

  “作为一名公募投资人员,我也时刻警醒自己,必须保持开放的学习态度,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来充实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框架,根据外部信息的获取和判断持续优化和精进自己的投资组合”。邹慧说道。

  配合形如榫卯 构建良性循环

  良好的业绩回报,往往离不开团队中“研究+投资”的双剑合璧。邹慧作为兴业基金投研变革探索中的代表人物,其多年研究经验积累与公司体制机制革新之间“适逢其时的碰撞”,彰显出兴业基金权益投资的锐气,也实现了公司、团队、个人和产品持有人等多方共赢。

  邹慧曾表示,其管理的兴业研究精选混合最初创设的基础就是兴业基金拥有一支强大、专业且纪律严明的研究队伍,管理运作上投资与研究可如榫卯结构般紧密结合,进而更为有效地发现价值、创造价值。经过八个多月的管理实践,邹慧直言,良好的投资结果反向验证并有力促进着这套运作机制的优化和完善,同时对团队中每个研究员都是激励和鞭策,也正是整个团队的精诚合作和投研一体化的无缝对接,保障了产品的稳定运作。

  “从我个人而言,在产品管理中我作为基金经理更多以宏观配置视角均衡行业、把控风险;而研究团队则发挥行业研究优势和精选个股思维,深挖优质标的,提供投资备选。”邹慧介绍道,“自上而下的贝塔和自下而上的阿尔法就是我们获得超额收益的来源。”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权益投研方面,兴业基金近年来始终锐意进取、勇于探索,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强化投研成果的转化激励,并以此打通内部人才的晋升通道,三者有机互动,构建良性有益的循环。

  据介绍,在日常工作机制的革新中,兴业基金投研人员联动更为紧密与频繁。一是鼓励共同参与上市公司实地调研,从各自视角和专业性领域反复探讨、交叉验证,以此提升研究成果的转化;二是按照产业领域对投研人员进行了分组,具备相应专长的基金经理组织小组学习讨论,同时小组之间也建立了良好的分享机制;在投研成果的转化激励上,通过高效执行深度调研、高频跟踪、组合模拟、重点推荐等在内的一整套运作体系,过去两年公司研究团队的研究能力日趋成熟,各板块向投资人员推荐转化的成功率不断提升。内部人才选拔晋升方面,在工作机制和转化激励的共同作用下,兴业基金现已建立公开透明、公正严格的考核体系甄选并选拔优秀研究员,为投资部门培养输送后备力量,完善人才梯队建设。

  聚焦四条细分赛道

  去年9月,我国宣布将在2030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邹慧认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我国能源系统的重塑,即,从工业革命以来建立的以化石能源为主导,转变为以可再生绿色能源为主导。由于拥有多年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研究经验,邹慧很早就敏锐地把捕捉结构性机会的目光投向了碳中和这条投资主线。在他眼中,碳中和背景下,整个新能源行业将呈螺旋式上升,相关领域的优秀公司将迎来高速成长的战略机遇期。他表示,“从全球碳排放的能源结构来看,碳排放主要来自电力行业和交通行业,这两大行业在减排目标兑现过程中将涌现巨大的投资机会。”

  据悉,由邹慧拟任基金经理的全新产品兴业能源革新股票于8月16日起正式发售。

  邹慧直言,中国新能源产业经过十余年的革新发展,已经出现了一大批具有自主技术的成熟企业,凭借技术、成本和渠道优势,提供高性价比产品,同时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新能源市场的孕育下,现已形成全球最强大和最完整的产业链。“随着政策利好频出,市场需求不断扩张,以及成本下降带来的渗透率提升,新能源板块长期成长空间巨大,即使前期已积累了一定的涨幅,我也更愿意称之为‘底部的顶部’。”邹慧表示。

  具体来看,邹慧后续将在主要聚焦四条细分赛道:一是电力行业能源革新进程中具备低成本和高效率特点的光伏、风电、核能等;二是交通领域的新能源车及动力电池;三是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已逐渐发展为刚需的储能;四是新材料,包括新能源上游材料、电子材料、半导体材料、光学材料与可降解塑料等。“当然,我也会关注传统行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蕴藏的诸多机会”,邹慧补充道。

  对于兴业能源革新股票的建仓策略,邹慧坦言,结合目前市场的估值,他还是会比较稳健。“一方面,寻找行业内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新能源行业的成长前景不用怀疑,那么行业内真正具备竞争壁垒的公司,即便短暂调整也不会影响其长期的公司价值,这是建仓的基石;另一方面,还是会采取市值下沉的模式,积极挖掘各个环节的隐形冠军,寻找预期差较大的公司。如果你足够勤奋,不断地‘翻石头’,总能找到不那么拥挤的赛道和公司。”

  展望后市,邹慧认为,一方面国内经济的韧性依然很强,上市公司的企业利润可以维持增长态势,同时货币流动性预计将维持宽松的状态,而居民资产转移配置的趋势仍在延续。因此,他对A股市场维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如果出现调整是较好的投资机会。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虞凌云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2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360安全检测